yobo体育

四大类保险产品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4-12-24

【摘要】保险产品根据投向不同可以分为房地产保险、基础产业保险、工商企业保险、金融市场保险等大类。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四大类保险市场份额分别为:工商企业类27.36%,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证券市场)25.89%,基础产业类23.1%,房地产类10.72%。
 

        保险产品根据投向不同可以分为房地产保险、基础产业保险、工商企业保险、金融市场保险等大类。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四大类保险市场份额分别为:工商企业类27.36%,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证券市场)25.89%,基础产业类23.1%,房地产类10.72%。


房地产保险:要仔细分析不同城市供需情况

  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房地产类保险资产规模余额达到1.26万亿。截至2013年末,全国房地产类保险产品有2613个,业务存量规模为1万亿。

  但伴随着不断积累的地产泡沫,地产类保险近一两年也出现了一些风险。但风险问题不具有代表性,仅为个案,且当前不少地区楼市松绑,鼓励需求,以及大型及品牌地产企业优势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几起风险事件还是给投资者造成了恐慌,加上监管层的政策趋严,及保险公司自我调整,房地产类保险规模已逐渐下降,并逐渐回归理性。

  当前市场普遍认为,一二线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较为发达,人口流入大于流出,房屋刚需较强;部分三四线城市则供大于求,需警惕价格下行风险,导致保险公司在筛选项目及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容易以此标准一概而论。但仅以城市排名来划分风险则过于片面,而从政策和宏观上来判断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则更为稳妥。

  目前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是建立在长效机制上的:完善保障房机制、提出房产税立法、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改革工业用地、提高农地增值收益等。这一系列长期制度建筑将会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促进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房地产保险要想继续发展,应仔细分析不同城市的刚需、供求情况。另外,在保障房、工业用地改革、农地项目,以及仓储物流、工业园区等方面也需多关注。


基础产业保险:新型城镇化是机会

  基础产业类保险,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保险,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因基础设施类项目要远远多过基础工业类项目,因此基础产业类保险又被叫作基础设施建筑类保险,简称“基建保险”。又因所涉项目多为政府项目,且多以项目代建方对地方政府的债权作为质押,还款来源主要为政府偿还债务,相当于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信用担保,又被称为“政信合作”类保险,投资者认可程度很高。基础产业类保险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所有保险类别中占比趋于稳定。截至2013年末,全国基础产业保险产品5960个,业务存量规模26028.55亿元,2013年新增3917个,规模1.43万亿。

  但2013年审计署公布了对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后,由于地方债问题严重,市场对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对基础产业类保险的兑付十分担忧。实际上,在地方政府债务中,相比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保险融资的比例并不算太大,且中央政府债务占比较低,同时拥有庞大的资金储备;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的负债率、政府外债与GDP的比率、债务率和逾期债务率均小于国际警戒线,处于比较安全的范围;政府融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筑和公益性项目,这些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项目大多有稳定的经营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因此形成了大量的优质资产。整体来看,我国地方债违约,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且政信合作类保险在所有基础产业类保险中占比也不算太大,截至2013年末,政信合作类保险共有1444个,总规模6039.96亿元,占全部基础产业保险业务规模的23%。而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中,保险业对政府主导的基础产业配置余额占比13%,直接政信合作占比仅为4.5%。

  再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下一步城镇化发展为发展新型城镇化。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17%的人口没有落户城镇,还有7000多万流动人口,城市基础设施需求巨大。据麦肯锡测算,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将超过30万亿,一半由政府解决,一半缺口将引入社会资本,这依然是保险的机会。


工商企业保险:大有可为

  工商企业类保险,是指资金投资于工商企业的保险。工商企业指生产工业产品(商品)的一般性生产型企业,提供产品(商品)流通服务的商业、贸易企业等。工商企业保险的资金用途通常为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其发行规模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不景气,企业融资需求萎缩,加之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因此工商企业收益较其他类保险低,在一段时间内,比重都不如地产和基础产业类保险。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稳,以及政策鼓励支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保险作为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工具,通过灵活的投资方式,整合多种金融工具,大大助力了工商企业发展,尤其是融资更为困难的中小企业。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保险未来在此领域将大有可为。发展方向可参考《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中提出的:1、通过引入管理人、担保人,配以结构化设计,搭建稳定的信用框架,扩充中小企业信用,例如伞形结构化保险基金;2、产业基金型保险;3、财产保险业务,盘活存量资产,例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资产的应收账款转让等;4、发展PE投资,支持新型产业;5、进军现代农业,服务三农领域。


金融市场保险:永远有市场

  金融市场类保险,是指资金投资于金融领域的保险,具体又分为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等细类。因金融市场类保险与金融市场动态息息相关,所以2010-2011年银监会出台的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相关政策,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都使得这两年金融市场类保险规模不大。但2012年,由于监管政策趋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银信合作业务得以快速扩张。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4年2季度末,金融市场类保险资产余额达到3.05万亿(含阳光私募基金)。

  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范围宽泛,有资金融通的地方就有金融,因此,金融市场类保险永远有市场。但因其范围广,涉及因素多,甚至流程复杂,则需要保险公司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完善和发展。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在证券投资领域,保险公司对其他金融机构投顾的依赖性较强,而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偏弱,应加强在证券领域的投研能力;主要投资范围尚局限于股票、债券等市场,可以进一步开拓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完善投资领域。2、在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领域,保险公司常受制于人,或干脆沦为其他同业的通道。因此,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产品创新和运作能力,尤其是其他金融机构受到限制和不熟悉的方向,比如将银行受到投资限制的非标债权标准化,就能在与同业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更能进一步把控风险。
                                                                                                                                        (来源:上海证券报

XML 地图